清朝初年,有八位战功赫赫的宗室成员被册封为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,他们分别是:礼亲王代善、郑亲王济尔哈朗、睿亲王多尔衮、豫亲王多铎、肃亲王豪格、庄亲王硕塞、克勤郡王岳托和顺承郡王勒克德浑。这些名字在清史中如雷贯耳,尤其是摄政王多尔衮更是妇孺皆知。那么,这些开国亲王的继承者们又有怎样的故事呢?让我们一一道来。
礼亲王一脉的继承颇具戏剧性。代善的第七子满达海在顺治六年(1649年)继承了王位,这并非因为他是最优秀的儿子,而是因为前六位兄长或已分家,或已早逝。这位年轻亲王在皇太极时期就崭露头角,参与了关键的锦州围城战和松山会战。顺治帝亲政后,不仅将他的封号改为巺亲王,还委以吏部重任。可惜天不假年,满达海在31岁便英年早逝,留下简亲王的谥号,由其子常阿岱继位。
郑亲王济尔哈朗的次子济度则演绎了另一段传奇。这位生于天聪七年(1633年)的年轻贵族,在顺治十一年(1654年)被任命为定远大将军,率军南下征讨郑成功。三年后凯旋时,他先为父亲操办丧事,继而承袭了简亲王爵位。这位年轻的军事统帅却在28岁时猝然离世,被追谥为纯亲王。
展开剩余59%睿亲王多尔衮的继承故事最为曲折。由于多尔衮膝下无子,其弟多铎的第五子多尔博在7岁时被过继继承爵位。然而随着顺治帝清算多尔衮,这位小亲王不仅失去爵位,还被逐出宗室。直到顺治十四年(1657年)才获封贝勒,最终在30岁时走完短暂人生。
豫亲王多铎的次子多尼同样坎坷。他在13岁继承王位后,先是被改封信亲王,又因多尔衮案牵连降为郡王。虽然22岁时率军南征立下战功,却在26岁猝死,获谥宣和。
肃亲王豪格之子富绶的继位充满惊险。其父被多尔衮陷害致死后,年仅8岁的富绶险些遭毒手,幸得保全。顺治帝亲政后为他平反,27岁去世时获谥懿亲王。
庄亲王硕塞长子博果铎创造了长寿纪录。这位生于顺治七年(1650年)的亲王,历经三朝活到74岁。但晚年无子,病榻前竟无人照料,最终由康熙十六子胤禄过继。
岳托长子罗洛浑24岁战死沙场,勒克德浑之子勒尔锦则在三藩之战中因贻误战机被革职。这些继承者们大多如流星般短暂,除博果铎外,多在二三十岁英年早逝。他们的故事,恰似一面镜子,折射出清初权力更迭的残酷与无常。
发布于:天津市鼎冠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